2015年9月17日 星期四

小兒急性腸胃炎

一、什麼是小兒急性腸胃炎: 
小兒腸胃炎主要因細菌或病毒感染而引起,意指腸、胃黏膜發生急性炎症反應。 
二、小兒腸胃炎有那些症狀: 
依每個人的抵抗力,微生物種類及數量,食入毒素的多寡而有不同的症狀,最常見的症狀為嘔吐或腹瀉,常會合併腹部絞痛、發燒、腹脹或食慾不振等症狀。腹瀉是指排便情形與平時習慣不同,例如:排便的次數突然增加(比平常多3-4次以上),大便成稀狀或糊狀,聞起來有酸味、腥臭味等現象。 
三、傳染途徑: 
小兒腸胃炎主要經由糞口、污染的食物或飲水、人與人接觸的傳染。 
四、飲食注意事項: 
1.暫時禁食:提醒您醫師會視實際情況,建議暫時不能讓病童吃東西。 
2.口服電解質液:若病童沒有嘔吐、劇烈腹瀉、腹痛或哭鬧不安之情形時,在醫師允許 
下可飲用一些口服電解質液,不用稀釋即可飲用;但市售之運動飲料因電解質含量較低,糖份太高,不宜直接作為兒童腹瀉之補充。 
3.採清淡飲食:盡量以稀飯(可搭配少許海苔醬、醬瓜汁)、米湯、白飯、陽春麵條、白饅頭、白吐司、蘇打餅乾、嬰兒米餅,水果可吃蘋果或香蕉泥,避免食用太甜、油膩、油炸及刺激性食物。 
4.如果平日以牛奶為主食的病童,建議可先以半奶(即水量一樣湯匙數少一半)餵食, 
若持續水瀉,可在醫師指示下更換為無乳醣奶粉,一直飲用至糞便恢復正常。更換無乳糖奶粉可直接更換。 
5.如果平日以母奶為主食之嬰幼兒可以繼續哺餵,不受影響。 
五、照護注意事項: 
1.飯前和如廁後應洗手:照顧者為嬰幼兒更換尿布或處理排泄物後,以及準備餐點之前也應洗手。 
2.餐具、奶瓶消毒要確實。 
3.蔬果要清洗乾淨;避免生食生飲。 
4.注意觀察大便性狀、顏色及次數,這是醫師診斷很重要的參考,若可以的話儘量來看診時將有大便的尿布帶來給醫師檢查。
5.若有紅臀之病童,必須勤換尿布,在每次大小便後,以溫水清洗臀部,並用毛巾輕拍吸乾水分,保持乾燥,亦可擦凡士林或市售護膚膏來保護。若紅臀情形嚴重時,可依照醫師指示使用外用藥膏。 
6.若有腹痛、腹脹之病童,可在肚臍周圍(不包括肚臍)擦拭薄荷油,取適量放在手心上,搓熱以後,以『順時鐘』方向輕輕按摩(可促進腸胃蠕動並幫助排氣)、或使用溫毛巾放在腹部,都可舒緩寶寶因脹氣所引起的不適。 
7.盡量避免出入公共場所。 
六、若有以下情形應馬上回診: 
1.上吐下瀉不止。  
2.高燒不退。  
3.糞便帶血。  
4.嗜睡或昏睡。  
5.抽搐。 
6.腹部劇烈痙攣性絞痛(寶寶常把膝蓋變曲頂向前胸來表示),腹脹厲害。 
7.注意脫水的特徵:嬰兒的囟門凹陷、哭泣眼淚,嘴角乾燥、尿量減少(尿布更換次數減少)皮膚乾燥或缺乏彈性、體重減輕等。 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